由于有些蔬菜的抗凍能力沒有那么強大,而且冬季比較潮濕,容易提高病蟲害的發病機率,因此,面對忽高忽低的溫度,控制大棚田園蔬菜的溫濕度就顯得特別的重要。那么。菜農又要如何及時管理田間工作呢?
一、溫度調節
1、多層覆蓋:增加大棚外層覆蓋,對種植的土地表面全膜覆蓋,晚上可以進行多層覆蓋,等白天除去覆蓋物就可以了,這樣還可以增加光照,如果條件允許的話,還可以給大棚加強熱風供給,同時,也要通風和澆水。
2、生物措施:按照寬60-70cm、深25-30cm的距離挖溝,溝里填放一些秸稈、微生物菌劑,這樣可以使秸稈在微生物作用下可逐漸分解,釋放二氧化碳,這樣可以提高土壤溫度大約2度,還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結構和生態環境,為農作物補充二氧化碳。
3、借用外來工具,如浴霸增溫:可以在大棚內安裝浴霸燈泡,這樣可以將棚內溫度提高到2-4度,在每天的凌晨和上午打開浴霸,但是不可以強光對著植株照射,同時在使用浴霸的時候,要小心用電安全,避免發生事故。
4、增溫增肥燃燒塊:這是一種快速增溫的新產品,不僅使用方便,而且效果也明顯。每畝設施大棚用6至9塊,分成3至4處點燃,但在連續使用燃燒塊時,要保持棚內的通風,防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而造成危險,在點燃之后,就不要再進入棚內,但這種燃燒塊在種植水果的花期是禁止使用的。
二、濕度控制
1、采用無滴膜覆蓋:在冬天,由于溫度較低,因此會造成棚膜結露,一般的塑料薄膜表面結露分布均勻,因此空氣濕度會有所增加,而選擇用無滴膜覆蓋,表面雖然結露,但水珠會沿著膜流下去,從而減低濕度,增加透光效果,有利于增溫降濕。
2、全膜覆蓋:可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,而且還可以減少澆水次數。
3、升溫降濕:當蔬菜幼苗期結束之后,抵抗能力會比較弱,因此如果澆水閉棚可以使棚內溫度達到30度左右,連續一小時,在進行通風排濕。等到3至4小時后,大棚溫低于25度的時候,就可以在重復一次。
4、科學用藥:一般選擇以噴霧為主,這樣會增加大棚內的濕度,在進行噴霧的時候,最好是選擇在晴天的下午三點,最好是在天黑之前完成噴霧,從而保證藥液的充分吸收,如果是陰天,便可以用自動噴藥機、彌霧機,有條件的還可以用粉塵法及煙霧法用藥,避免增加大棚內的濕度,提高防治效果。
冬天對于蔬菜來說,也是比較難以健康度過的季節,因此這需要種植人員多用心的管理好田間蔬菜,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蔬菜健康生長,增加自身經濟收益。
|